鼓子秧歌是山東省地區的傳統舞蹈。鼓子秧歌分布在今山東魯北平原的商河地區,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。鼓子秧歌源于北宋,成于明,盛于清。據當地著名老藝人說,北宋年間,商河一帶連年受災,包公從河南到此放糧,賑濟災民,并由他的屬下把鼓子秧歌傳授給當地百姓。
1999年商河鼓子秧歌曾在天安門廣場參加了國慶五十周年的慶典匯演,2006年商河鼓子秧歌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商河鼓子秧歌的角色一般可分為:傘、鼓、棒、花、丑,“傘”分為頭傘和花傘,頭傘一般由中老年男性扮演,多扮為英雄壯士,動作剛健奔。
商河鼓子秧歌是民間為慶豐收而載歌載舞的一種藝術形式,各鄉鎮都有風格各異的秧歌隊,每年的元宵節,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動的高潮……
攝影/劉軍
(編輯:濟南畫報; 責任編輯:楊秉鑫; 終審:孫佳音)
無線濟南客戶端
濟南發布客戶端
泉城藍客戶端
市中手機臺客戶端
版權所有:濟南廣播電視臺 All Rights Reserved
魯新網備案號:201653103
廣電總局批文 廣局[2010]586號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37120180004
信息網絡傳播許可證號1907177
公安備案號 37010202001790
濟南網 用戶反饋郵箱:ijntv_mail@163.com
舉報電話:0531-85652768
廣電總機:0531-85652114
廣告合作:0531-85653065